中俄合作值得期待
中俄總理第十七次定期會晤近期在莫斯科成功舉行。這是涵蓋3個副總理級委員會和近20個部長級分委會、涉及兩國社會經濟發展各領域的中俄政府間合作機制。在今年俄政府重組、中共十八大成功召開背景下,這次總理會晤更具特殊性,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意義。雙方簽署了14項政府間合作文件,推動兩國經貿、投資、能源、高科技、金融、人文等各領域合作取得了新進展。
這些年來,中俄各領域合作速度之快、規模之大、成果之多,令人矚目。以這10年為例,雙邊貿易額增長了7倍,年均增速達到22%,今年將達到900億美元,中國連續兩年成為俄第一大貿易國。相互直接投資額增長了4倍,在能源、高科技、航空航天等領域開展了全方位合作,中俄原油管道、田灣核電站、跨境基礎設施、聯合研制和聯合生產等重大項目順利建成或正在實施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發酵、各種保護主義盛行的情況下,中俄這兩大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逆勢而上,雙邊貿易增幅仍保持在10%以上。放眼全球,兩個大國間這樣給力的合作實屬不易,不僅有力促進了中俄兩國各自經濟平穩發展,也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難得的“正能量”。
中俄關系是新型大國關系,兩國合作的突出特點是平等、互利、雙贏。雙方能相互考慮對方關切,不強加于人,不追求單方面利益。雙方相互開放合作,互通有無,特別是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積極推進聯合研制、聯合生產戰略性大項目合作,共同開展技術創新。對合作中出現的問題,雙方都能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解決。這是中俄合作區別于兩國同其他大國合作的優勢所在。
當前國際背景下,中俄相互合作需求進一步上升。普京提出“要借中國風揚起俄羅斯經濟之帆”,將開發與中國毗鄰的俄遠東地區作為“最重要的地緣政治任務”,擴大對華全面合作的愿望更加迫切,希望借助中方資金、市場等優勢加快其經濟現代化建設。對中國來說,加強對俄合作同樣重要。俄羅斯是中國確保能源安全、打破西方技術壟斷、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合作伙伴,是中國實施“走出去”戰略、向亞歐大陸開放的重點方向。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,中俄合作面臨重要發展機遇。
中俄兩國有著相似的發展目標和發展理念,實施了相互對接的發展戰略,達成了深化合作的戰略共識,建立了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等完善的合作平臺,在資源、市場、資金、技術等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,全面擴大各領域合作具備“天時、地利、人和”。雙方要抓住機遇,發揮各自優勢,同步提升經貿合作規模和質量,深化能源資源上下游一體化合作,在高科技領域更多開展聯合研制、聯合生產合作,積極構建中俄牢固的經濟利益紐帶,共同提升兩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經濟競爭力。
這次中俄總理會晤再次向外界傳遞了兩國彼此挖掘潛力、深化各領域合作、共同應對外部不利經濟環境、攜手發展的明確信號。作為世界大國、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主要新興大國,中俄開展更密切、更高水平的合作,必將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,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、促進世界和平、穩定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。(常遠)
同類文章排行
- 今年前8個月黑龍江省自俄進口額超1000億元
- 今年1-8月東部方向和俄中邊境貨運量增幅達220萬噸
- 2022年俄中貿易額將創新紀錄
- 中吉烏簽署鐵路建設項目合作協議
- 對華煤炭出口物流運輸出現變化
- 2022年俄羅斯對華木筷出口量增加
- 俄中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
- 超過77%俄羅斯人使用中國商品
- 俄通過琿春口岸對華出口天然氣
- 俄集裝箱運輸公司將把業務重點轉向中國
最新資訊文章
- 今年前8個月黑龍江省自俄進口額超1000億元
- 今年1-8月東部方向和俄中邊境貨運量增幅達220萬噸
- 2022年俄中貿易額將創新紀錄
- 中吉烏簽署鐵路建設項目合作協議
- 對華煤炭出口物流運輸出現變化
- 2022年俄羅斯對華木筷出口量增加
- 俄中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
- 超過77%俄羅斯人使用中國商品
- 俄通過琿春口岸對華出口天然氣
- 俄集裝箱運輸公司將把業務重點轉向中國
您的瀏覽歷史
